印度在3300m海拔测试3D打印掩体,要干嘛?!
日前,印度Simpliforge Creations公司和印度理工学院海得拉巴分校在列城海拔11000英尺(3352m)处建造完成了一座3D打印的掩体。该防护掩体的建造获得了印度陆军支持,是该国首个使用当地材料在高海拔、低氧条件下现场建造的3D打印军事建筑。
该结构使用Simpliforge机器人3D打印机在14小时内打印完成,该打印机在 24小时内部署并投入使用。该公司首席执行官Dhruv Gandhi指出了几个挑战:“氧气含量降低会影响能源效率和人员工作效率,低湿度和高紫外线辐射会影响材料完整性——但我们的系统仅用5天就交付了坚固的结构。”
Simpliforge Creations和印度理工学院海得拉巴分校合作开发了印度首个现场3D打印军事防护结构。(图片来源:Simpliforge Creations)
材料科学在项目成功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印度理工学院海得拉巴分校的KVL Subramaniam教授解释说:“在高海拔和极端高温条件下运行,需要特殊配制的混凝土。我们的团队严格测试并优化了适合当地骨料和环境应力的混凝土混合物。这项创新是确保结构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
Simpliforge强调了其装备技术与未来的潜在应用的联系,从印度首座3D打印桥梁到陆军医疗设施,其每个项目都在推动前沿技术的进步。需要指出的是,印度成功了其3D打印技术在极端环境下提供快速的基础设施的解决方案。在这么高海拔进行测试,印度是要干什么?!
美军方使用远征混凝土3D打印机
建筑3D打印在军事中的应用价值正在不断凸显,美国对该技术的依赖则更强。日前,美国马里兰州第175土木工程师使用远征3D混凝土打印机,测试了一种在接近任务条件下,建造出混凝土结构的系统。
该系统通过机器人辅助混凝土打印,只需三个人即可开展操作。基地土木工程师兼远征3D混凝土打印机项目经理Brian Vickers解释说,“十多年来,空军土木工程企业一直主要集中关注于基地的维护和维持,对于大规模快速建设和修复严峻的机场及基础设施的能力可能会在未来的冲突中受到限制。”
这种技术基础是来自X-Hab 3D设备,这台机器在坚固性、可移动性和可控制性方面均进行了重新设计。初步的测试结果表明,这项技术基本可以使用,但仍然需要适应移动的需求。
该团队在四天之内就完成了使用3D混凝土打印机的试验训练,对于这项革命性的技术来说,是一个非常快的时间。如果该技术被基地工程师应急部队使用,将极大提升建设和维修能力。
未来,美国空军计划不仅能将这项技术应用于临时避难所,还能将用于永久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住宿或车间。与此同时,其正在对当地材料的提取进行研究,以便能够在有限的后勤条件下进行生产。从长远上来看,这种结构可以取代传统的帐篷。
三峡大学建筑3D打印引关注
3D打印技术参考注意到,三峡大学于今年4月成功使用3D打印技术建造了一栋8米高、占地100平方米的双层实验楼,全程仅耗时22天,有3位工人参与。报道称,这是我国首个原位3D打印双层建筑。项目采用纯混凝土砂浆,柱子、墙体、楼板、楼面都是一体化打印的,强度比传统砖的强度要高,打印精度更高,只需将3D打印机调至需要打印的层数和层高,点击一键打印就能自动开始。
3D打印机跨度12米,犹如一个龙门架,是该校团队花3年时间研发而成的第三代打印机,突破了大尺度打印机在精度控制、结构连续性及打印稳定性等方面的难题。此次建房过程中,还使用了AI算法规划打印路径,极大缩短了打印头空走时间,提高了打印效率。
5月8日消息,三峡大学与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相关人员还参观了该校3D打印研发基地试验场。这项技术未来或许能在我国水利电力建设方面发挥作用。
注:本文由3D打印技术参考创作,未经联系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