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更好的将增材制造纳入现有业务,要考虑哪些因素,国外情况如何
有内容 有深度 有态度 欢迎关注
无论国内传统制造企业如何质疑3D打印,它的优势一直都很明显,企业不能因为不会使用它或者不愿意接受它而忽略它的存在,更不能一直以为这项技术像以前一样“不行”。否则,那些有远见的同行可能因为偷偷使用而实现更快的增长,这意味着,你可能会很难再追赶上,因为国内的很多制造企业总是喜欢保密。
3D打印是工业革命以来制造业中最重要的进步之一。在3D打印被严格用于原型制造后,如今,其在制造的每个阶段(从最初的概念设计到生产成品之间的所有步骤)都体现出变革性的优势。材料种类的快速增多、自动化新方法的出现以及速度提高,使得3D打印可用于越来越多的应用之中,涵盖航空航天、汽车、耐用消费品、医疗保健、牙科和珠宝等行业。
其实对于国内的很多企业,一直会徘徊在新旧技术之间难以做出抉择,着手尝试或者更进一步时刻把握这项技术的最新发展特点,可能会更容易积累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包括具体的操作方法,更在于如何优化现有的操作流程,从而更加科学的解决商业和技术问题,明确对企业最重要的方面,权衡各种技术的利弊。
▌企业在将3D打印纳入内部生产流程时需考虑哪些因素
对于传统制造企业面临新兴的3D打印技术的挑战之际,是否要引入这项技术,需要从商业方面入手,考虑三个关键问题:
1. 现阶段的3D打印解决方案是否契合企业总体长期战略
3D打印旨在促进制造商的战略向前发展。即使在这一创新技术刚刚开始登上舞台的当下,它也在改变着产品的制造方式。全球咨询公司安永根据增材制造战略运用成熟度,将采用增材制造战略的公司分为四个等级。
1 级:毫无经验
通常情况下,在处于此第一个等级的公司中,其领导层对3D打印可以如何帮助他们提高公司生产力或获得成功了解甚少或毫无了解。
2 级:正在实验和测试
在处于此等级的公司,部门领导开始投资、测试和了解3D打印技术。公司尚未开发出应用3D打印的结构化流程。
3 级:细化应用
在此等级中,某一部门对3D打印的应用有明确的方向。使用3D打印的特定部门或应用领域产生了可测量的结果,并且希望将3D打印带来的好处扩大到公司其他部门。
4 级:整个公司内部战略性使用3D打印
在此等级,3D打印受到高管层的支持,公司将应用3D打印加入其发展战略。
无论企业在此成熟度模型中处于哪一等级,企业都需要一个3D打印解决方案提供商,始终为企业在应用3D打印的每一阶段提供支持,这个提供商会非常重要,企业应当仔细甄别。
2. 3D打印解决方案可为业务带来哪些预期帮助
3D打印的优势是非常明确的,但企业更需要明确的是自身最需要3D打印为其带来哪些好处。
企业是否首要考虑降低研发、产品开发或制造的成本?还是希望通过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或通过增材制造建造全新产品线来提高创收?企业管理者可能对这项技术并不熟悉,需要通过具备最大灵活性的全方位方法来探索3D打印的潜力。了解商业优先考虑事项将有助于选择在当下和未来都适合需求的恰当3D打印方法。
3. 对运营成本认识清楚
了解3D打印的总体运营成本非常重要。采用具体哪种打印工艺,内部采购设备还是外包服务,不同供应商之间的价格差异等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运营成本,通常情况下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打印机的硬件成本
●耗材(包括材料和配件)
●质保期
●人工时间,尤其是与后处理相关的时间
●配套设备设施
●占地情况
3D打印设备投资成本结构分析
《金属增材制造成本结构分析》PDF版已上传q群
通常情况下,设备本身是固定投入,但维持设备的运行可能也会花费一笔非常可观的费用。企业应当计算需求量来判断是采购设备内部生产还是外包服务。此外,人的因素也非常关键,目前很多工艺需要专业人员才能实现优质的生产质量,这无疑会增加人力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应当考虑。
▌一种3D打印工艺或一台打印机无法满足所有需求
3D打印技术种类繁多,每种技术均有优势和不足,一台打印机对某些应用来说很适合,但对另一些却不适合。对于弹性体、塑料、金属和其他材料来说,它们制作部件的方法也截然不同。有些技术制造坚固、生产级的部件,可承受多年严苛的工作环境,而有些技术则适合制造计划短期使用的部件;有些技术可一次制造出大批量部件,而有些技术经过优化也只能打印出一个或数个部件。
10种3D打印技术与10种3D打印材料
根据不同的3D打印技术和解决方案,应该考虑到从文件到成品所需的经验级别、易用性和自动化程度;还应考虑所用环境,即它们是否适用于办公室、实验室、车间或工厂。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不可能购买所有工艺的打印机,企业可以根据内部具体的使用情况选择购入最常使用的打印机类型,其他需求则可以通过外包实现。到目前为止,国内的3D打印服务已经非常方便,但对于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明确需求,才能更好的与服务商沟通,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
《金属增材制造成本结构分析》PDF全版已上传qq群。
欢迎转发
延伸阅读:
复制
联系笔者:2396747576
工程师技术交流和资料下载QQ群:867355738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3D打印技术参考):企业如何更好的将增材制造纳入现有业务,要考虑哪些因素,国外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