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TCT看国内3D打印行业正在以何种方式发展

受疫情影响,2020年TCT亚洲展比以往来的稍晚了一些,人流量也削减了不少,展位数和面积也相对有所降低,所有的表象似乎与人们的内心期盼或多或少存在着些许差异。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展商,只是换了个位置,继续在这个时间段发布各自的新产品、新概念。
TCT亚洲展从2015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是第6个年头,展览规模也从刚开始的非金属打印或教育性质逐渐演变为成规模的工业级集设计-制造-市场一体化的一站式国际化展示平台。可以说,TCT见证了这几年中国乃至全世界3D打印快速发展的历程,由此也说明了3D打印是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阳光产业。不过,今天我们不去过分吹捧这个行业的发展史和它未来的发展潜力,只是带着“评判思维”的理性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客观地说说此次TCT展带给人们的些许思考。
01
金属打印备受瞩目
3D打印装备是整个3D打印行业的主载体。就此而言,此次TCT展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大尺寸”,以往人们倚重的200-300mm尺寸范围内的装备俨然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似乎在人们内心深处已经把一家厂商能够做出200-300mm尺寸范围的装备当做是家常事一般,“大尺寸”才是衡量这家企业是否具有核心能力的指标。
的确,“大尺寸”已经成为当下金属3D打印领域最时尚的产品,从刚开始的400mm,到现在的500mm、600mm、800mm,甚至是1000mm,尺寸不断刷新的背后真的完全是市场需求驱动的行为吗?笔者认为并不完全是。市场需求的放大在一定程度上驱使着设备厂商开始研发新型大尺寸装备,但是新需求诞生的新概念初期会逐渐演变成一种潮流,一种趋势,在需求体量并不大的情况下,这种风潮趋势会迫使着各个设备厂商随势而为,竞相追逐,事实上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质量把控就推向市场,因此这也就造成了展会上一种非常被动的局面:装备只展示不演示。即便是有信心演示的厂商似乎也存在着或多或少不理想的情况。
金属3D打印展品(来源:EOS)
当然,一款产品并不能要求它尽善尽美后再推向市场,那样时间成本太高,对于成本非常敏感的企业来说是一种负担。因此,企业为实现产品迭代和维持运营而销售初级产品和基本的产品质量之间需要寻找到平衡点,在能够满足用户基本使用质量的情况下推向市场即是最佳的运营策略。这种方式被国内设备商大量采用,但是对于用户而言,在极高的设备成本面前应当仔细甄别。
不同于国内设备厂商的运营理念,以德国为代表的国外设备商似乎更趋向于质量的严格把控,在质量不满足使用指标的情况下,还是会以牺牲时间来消除和完善产品本身存在的缺陷。这种对待技术的严谨态度也是我们国人需要虚心学习的。
不过,面对国内各大设备商的顺势崛起,国外设备商似乎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之前只是捯饬一下展台,摆摆样件就能轻松收获客户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如今也纷纷将装备搬到现场作为硬核宣传资料,他们的内心开始“害怕了”吗?
SLM Solutions展台
装备尺寸的大型化让大型结构件的整体成形变成了现实,不过对于新材料、新应用的催化作用究竟有多大,我们目前还不清楚。3D打印专用材料及新应用的开发与探索依然是步履艰难、成果难现。这也是人们对此次TCT易产生视觉疲劳的最直接原因。但是,增材设计思维的运用则更多的集成到了打印产品之中,也是观念与思维方式的转变,这或许足够说明3D打印的潜在价值已经逐步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金属3D打印展品(来源:左图华曙高科,右图EOS)
可是更令人欣慰的是在细分领域,我们也看到了国内做出的努力和成果。国产数据处理软件、国产振镜以及国产在线监测智能控制系统等细分产品的研制成功,也进一步推动了装备国产化的进程。未雨绸缪,3D打印设备的国产化或许将会是下一轮竞争的新赛道,我们期盼这一天早些到来。
02
国内玩家面临巨大竞争但保持创新活力
Carbon新闻发布会现场
实际上除了Carbon,国内企业日后还将面临惠普及Desktop Metal在金属批量化3D打印技术方面带来的挑战。这两家公司实际上早已进入中国,HP基于MJF技术的高分子粉末3D打印技术已大规模走进中国工厂,给整个激光烧结领域带来了一场冲击;而DM在去年TCT展会期间就展示了其桌面金属3D打印技术。相对应的,国内在类似技术领域的武汉易制和升华三维等企业,其实力与国外品牌相比也存在竞争压力。
不过,即便有差距,本土企业也一直保持着高效的创新能力。以高性能聚合物FDM技术和Polyjet树脂喷射技术为代表Stratasys公司,不知会否感到压力。近年来,国内远铸智能、一迈智能等企业的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和打印机已经远销海外;而赛纳三维也已推出了多款体素级的全彩色树脂3D打印机。
赛纳三维3D打印全彩色产品
总的来说,国内在多种同类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与国外明星企业相比,仍旧需要更多的发展时间和空间,已足以形成正面竞争。
03
消费级3D打印开始追求精致主题
联系微信:2396747576;硕博交流和资料下载群:867355738;网址:www.amrefere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