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看全球领先的3D打印公司的研发概况
近日,来自国外的市场分析人员研究了2020年国际领先的几家3D打印公司的研发支出情况。分析这些3D打印机制造商的研发水平非常重要,这将有助于了解该行业的发展速度,以及为什么有更多的公司进入到这个行业。与上一年相比,一些公司在2019年全年大幅增加了研发支出,但有些公司削减了支出。
国外公司研发投入情况分析
下面的表格列出了八家公司公开的最近三年的研发投入、雇员数量以及每位员工的平均研发费用。这些公司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以GE和HP为代表的传统行业企业,另一类是以Stratasys和3D Systems为代表的专门从事3D打印业务的公司。
相关公司的研发投入情况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1.3D打印是一个致力于研发的行业,五家“纯”3D打印公司三年内的平均研发支出为1.79亿美元。
2. “纯”3D打印机制造商属于工程/设计密集型企业,他们人均每年的研发支出达到79500美元,不过这并不包括GE和HP。
3. 与2018年相比,生物3D打印公司Organovo由于财务状况导致研发投入缩水26%,但由于研发人员数量少,其人均研发支出达到22万美金,远远领先其他公司。
4.由于货币波动(欧元兑美元)的原因,雷尼绍的研发支出统计数额也出现了一些波动。两大3D打印公司Stratasys和3D Systems在2019年也减少了研发投入,但量级仍然相当庞大。
5. GE和HP并非是专门从事3D打印的公司,即便他们宣称将大部分研发支出用于3D打印。这两家公司在3D打印领域的市场份额合计为15%(惠普6%,通用电气为9%),并将继续在这个领域发展自己的影响力,该表格中这两家公司的巨大数字并能不代表行业整体水平。
此外,可以预见的是,2020年国外众多的3D打印公司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增加了对医疗设备和药品等特定应用的研发投入。
不过,该表仅反映了大型商用3D打印机制造商的研发投入,一些软件和材料开发商以及私营3D打印机制造商如EOS、Desktop Metal、Markforged和Carbon等,也都拥有较大的研发预算,这些资金往往来自本国和地方政府,以及汽车、消费品和军工领域的生产巨头。
国内公司研发投入情况分析
国内方面,笔者查询了铂力特和先临三维2018年的招股书和2019年年报。铂力特的报告显示,2018年其研发总投入为2561万元、研发人员116人,2019年研发投入4203万、研发人员154人,总投入增加64%,人均年研发费用增长至约27万。先临三维所涉及的3D打印业务比铂力特要复合的多,包括扫描仪、金属和非金属以及生物3D打印等,截至2019年底,其研发人员数量为252名,研发总投入超过1.28亿,较去年同期增加35.85%。
从数据上看,先临三维2019年的人均研发支出比铂力特高约88%,但由于先临三维在旗下多家企业为部分占股,且其期初研发人员数量达389人,人均年研发费用的计算方式有待商榷。另,报告同时披露了易加三维维基于激光工艺的3D打印装备开发及升级总研发支出金额为2804万,笔者从其他渠道了解到该公司研发技术人员约100人,其人均研发费用超过了铂力特。
国内公司研发投入统计(仅供参考)
国内其他专门从事3D打印业务的公司由于多未上市,研发投入方面未能查询到数据。
光韵达自2013年开始进入3D打印领域,然而该技术仅是其极小的业务板块。2019年该公司研发总投入为6660万,在其年报中可以找到多个3D打印相关的装备与应用研发项目,累计总投入未统计。
银禧科技则在2019年初宣布终止其“3D打印一体化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研发与产业创新团队”项目,公告称是由于国内3D打印市场尚未成熟,3D打印在民用领域发展较慢。但该公司在3D打印材料方面的产品研发及制造仍在持续进行,后续更将加大研发力度。2019年该公司总研发投入8609万,3D打印相关投入并未找到准确的金额。
实际上多年来,相当多国际领先的3D打印企业如Stratasys、3D Systems、Voxeljet、Exone等都未能盈利,但这些企业的研发投入无不是逐年增加,因此可以看出3D打印技术被投资人看重并具有可观的未来发展前景。
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如Materialise和铂力特等正在开始盈利,这些现象都说明3D打印行业正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大多数企业持续的亏损也意味着3D打印确实也有着很多问题(如批量化和自动化)需要去克服和解决。试想,3D打印行业是否仍然是一个正处于研发阶段或发展初期阶段的行业呢?
本期上传:铂力特、先临三维2019年年报;Materialise、Stratasys、3D Systems等公司近四年净利润及收益数据。
联系微信:2396747576;硕博交流和资料下载群:867355738;网址:www.amrefere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