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M金属3D打印装备的市场价格趋势与竞争差异分析

EOS金属打印机组成
本次讨论只集中在上供粉方式单激光SLM装备标配型号(最简单的配置)价格变动趋势分析,对于其他形式的金属3D打印装备的未来发展变化暂不做讨论。
事实上,一台金属3D打印装备的市场售价不仅仅包括装备硬件,还包括研发投入均摊、运营维护、宣传推广、采购等综合成本费用,最后外加利润空间形成最终的市场终端售价。
要想分析并判断一台/套SLM装备的市场价格走向,首先必须了解的是整套装备的硬件组成:
(1)机械模块:桁架,外观钣金,成形缸模组,铺粉模组,收粉板块,各管路,连接件,标准件等。
(2)电气模块:PLC及电气元件,传感器或监控元件,线束等。
(3)光学模块:激光器及光纤,准直镜,扫描振镜,场镜等。
(4)循环过滤模块:风机及滤芯等。
下面我们对各模块分别分析:
1、机械模块:机械模块应该是整套装备的骨架,类似与人的骨骼架构,是决定整套装备布局与外观质量的核心模块。所以,在很多拥有成熟金属3D打印装备研发体系的机构里面,优秀的机械结构设计工程师最终都会转变为另一个核心角色,即系统设计工程师,就是对整套装备的整体布局、装配质量负责。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该职位似乎并没有引起国内金属3D打印装备研发企业的重视。不过,随着研发的深入及体系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这一职位必不可少。初期,项目经理似乎兼任了这一角色。

6、其他辅助成本:这部分成本包括了诸多智能化与自动化等功能,例如粉末自动筛分循环系统,熔池在线监测控制系统,激光输出功率在线监测系统等智能化与自动化的辅助设施。
装备差异化的具体表现除了装备本身在结构设计时采用的创新设计与附加智能化或者自动化功能外,这属于“显性差异”。最大差异就是对细节的把控程度,这个很难用肉眼观测,属于“隐性差异”。隐性差异主要源自于两方面,一是装备开发人员自身的素质及对技术的要求程度,二是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要求。隐性差异对于装备开发而言可以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样功能的装备,为什么有的品牌具备实用性而有的品牌却只是套骨架?核心就在于产品的开发流程与产品校验规则,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隐性差异。
所以未来,3D打印企业在管理上具备成熟的流程与方法后,企业内的“隐性差异”一定是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可喜的是,国内一些设备商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市场价格一定是受供求关系影响的,从金属3D打印与下游终端应用市场供求分析,目前金属3D打印市场发展趋势是装备需求依然在增长,但是需求比较强烈的是大尺寸装备(400mm以上),一般尺寸(300mm左右)装备增势变缓,说明金属3D打印装备的发展趋势倾向于大尺寸化,一般尺寸(300mm左右)装备趋近于亚饱和状态。而定制化产品的市场需求则增势明显,尤其是面向高性能的大尺寸定制化产品需求愈加强烈。
目前终端应用市场的表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大致的发展趋势:大尺寸装备(400mm以上)的市场价格依然处于高位,存在大幅下探的空间。而一般尺寸(不大于300mm)的装备,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甚至趋近于白热化,价格下探空间已经见底或即将触及底部,不会再有大的波动。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国内的金属3D打印装备其核心配件如激光器、振镜等严重依赖国外品牌,这也导致了价格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国产配件堪当大用的时候,金属3D打印装备价格还会继续走低,届时,国外品牌装备价格也会下降。
主编微信:2396747576;硕博交流和资料下载群:867355738;网址:www.amreference.com
3.多光束下的3D打印系统(二):激光对齐校准将严重影响大尺寸零件的打印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