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粘结剂喷射3D打印国际独立大玩家,相继陨落!
粘结剂喷射3D打印技术一直备受行业关注,但整体产业发展并未如预测的那样呈现爆发式增长,国际大玩家相继陨落。他们分别是ExOne、Digital Metal、Desktop Metal以及Markforged,Voxeljet的处境也相当困难。他们也曾经都是行业内从事粘结剂喷射技术的重要独立玩家,如今大多均不以独立企业而存在。
粘结剂喷射工艺主要用于成型砂型,其次是金属,再其次是陶瓷和聚合物。砂型3D打印彻底改变了铸造行业格局,降本增效的同时实现了制造环境的极大改善,深刻影响了航空航天、汽车、能源等多个行业。粘结剂喷射金属3D打印则被认为是能够极大程度提升制造效率、降低制造成本的未来之星,就连苹果公司都在持续测试它在电子3C行业的实用性,但时至今日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走的极为困难。
几大玩家相继陨落
ExOne成立于2003年,开发了多款砂型、陶瓷及金属粘结剂喷射3D打印机。在2020年之前均可谓是该领域的领导者,但其未能开拓更广泛的市场,公司于2021年被后起之秀Desktop Metal以5.75亿美元收购。但需要指出的是,该品牌仍在运营。
Desktop Metal成立于2015年,早期专注于粘结剂喷射金属3D打印,在行业内树立其了该技术能够大幅降低制造成本的信心,凭借多项超前概念获得大量融资,在2020年之前就已成为行业的独角兽企业,并于当年在纽交所借壳上市。2021年2月24日,Desktop Metal市值最高达到52.6亿美元,一个月之后至今,股价几乎一路跌。该公司曾经大量收购创新型3D打印公司,包括前粘结剂喷射技术领导者ExOne。盲目扩张、技术整合未达预期、技术成熟度不足等多重因素,导致其最终于2025年4月3日被Nano Dimension以1.79亿美元收购。
这样看来,ExOne至少还卖了个好价钱。
Digital Metal实际上一直未在行业内引起广泛的关注,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于2012年被知名金属粉末制造商瑞典Höganäs AB公司收购,2018年推出粘结剂喷射金属3D打印的全自动化生产理念。设备方面其推出有DM P2500、DMP/PRO等,材料方面也推出了镍基高温合金和纯铜等。然而终究是市场未能真正迎来爆发,再次迎来被出售的结局。
2022年7月,前知名高性能(纤维复合)聚合物材料和金属桌面挤出3D打印工艺的领导者Markforged,以4000万美元的交易总额收购Digital Metal。遗憾的是Markforged自身也未能持续增长,其于2021年上市之时达到最高19.7亿美元的市场价值,随后股价不断走低,并于2023年收到股价不达标通知。2025年4月25日,Nano Dimension宣布以1.16亿美元完成对Markforged的收购。
Voxeljet则是另一家粘结剂喷射3D打印技术的重要参与者,曾经与ExOne并称行业该技术领域的龙头。该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欧洲首批工业3D打印公司之一。它开发的基于粘结剂喷射3D打印技术的砂型及聚合物高速烧结增材制造解决方案,在欧美航空航天、能源和汽车等行业获得广泛使用。然而它也未能持续维持正增长,多年的运营亏损和债务导致其在2024年12月宣布要将自己出售。2025年5月6日消息,这一计划已被股东否决,但其正根据当地法律进行重组,最终或将被美国企业控制。
至此,上述粘结剂喷射3D打印技术的重量级独立玩家几乎全部陨落,剩余的国际玩家还包括3DEO,巨头HP、理光以及GE航空航天公司旗下的增材制造业务。
粘结剂喷射3D打印,会塑造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吗
2022年9月,笔者这篇《最新市场格局:粘结剂喷射金属3D打印,将塑造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啪啪打脸。粘结剂喷射3D打印技术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正在进入需求不足,技术过剩的阶段。针对该现象,3D打印技术参考此前采访了业内多位行业技术专家。
惠普个性化与3D打印集团中国区负责人赵华先生表示:工业3D打印,尤其是BJ工艺,更像是制造业的一部分,遵循着自然的长期发展规律,而非完全受短期热点事件的驱动。正如Gartner新技术曲线所预测的那样,市场整合之后,可能会迎来一个更健康的新起点,聚焦于基础技术,回归制造业关注的核心——成本、效率、质量和核心技术的自主性及高天花板。作为OEM方案厂商,只要坚持长期主义,专注于为合适的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并对短期市场有合理的预测和应对策略,就能够与市场同步增长。
易制科技创始人蔡道生博士表示:多家相关企业被收购主要系应用发展未达预期,特别是依赖金融手段而非自有资金的企业,在应用端技术受限时,面临资金链中断的风险。砂型3D打印虽成熟度高,但与传统开模工艺相比,规模化生产效率低,且清粉过程尚未完全自动化。在个性化和定制化时代到来前,该技术市场应用体量短期内不会太大。粘结剂喷射金属3D打印仍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零件尺寸和性能,导致技术需要长时间迭代才能稳定。全球从事该技术的企业大都存在工艺稳定性问题,但推广时常被忽略,可能导致客户和业外对技术预期偏离。SLM技术从研究到生产迭代了10多年,而MBJ技术复杂度更高,多数企业仅迭代七八年。
三帝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宗贵升博士表示:技术没有市场不行,技术必须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才能实现其商业价值。粘结剂喷射技术作为一种低本、高效的批量化3D打印技术,并没有发展到一个尴尬的局面。事实上,其在助力传统制造升级方面的业绩正在逐步显现。比如在铸造行业的应用就已非常成熟。中国作为世界第一铸造大国,铸造行业却大而不强、不精,行业集中度低,企业多但小而散,亟需通过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升级来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并购整合是一个有效手段,可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技术创新和工艺装备升级,提质增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END
总的来说,技术的商业成功不仅取决于其先进性,更在于市场需求的匹配和应用的实际效果。其次,尽管面临挑战,粘结剂喷射技术特别是金属BJ技术,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价值。这些收购案例提醒我们,企业在追求技术创新和扩张的同时,必须保持对市场动态的敏感性,合理规划发展步伐,确保技术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在3D打印技术逐渐成熟并融入传统制造业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耐心和长期主义的视角,专注于技术创新和提供优质服务,以实现与市场的同步增长。最终,这些事件暗示出,在快速变化的科技领域中,持续迭代、适应市场变化和审慎的资本运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