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3D打印颠覆火箭制造!国内企业实现关键部件智能研发
3D打印技术参考注意到,国内火箭制造新锐微光启航于10月30日发布消息称,其与阿联酋计算工程公司Leap 71及上海集栈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设计的3D打印同轴剪切喷注器已成功落地!这对于火箭制造行业以及3D打印行业都是一条重要信息。
![]()
Leap 71是近年来快速兴起的一家主导使用计算工程设计和3D打印开发火箭发动机的人工智能工程公司。它充分利用计算机和数学方法,通过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和强大的计算能力,对火箭发动机进行模拟、分析和优化,可在短短3周内就能完成此前人类工程师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实现的研发突破。
这种方法能够准确预测火箭发动机的性能和表现,并找出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计算工程设计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设计成本,并且能够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手段,快速响应设计需求的变化。
Leap71创始人Lin Kayser、Josefine Lissner、微光启航创始人高欢、集栈科技创始人林一祎
此次微光启航与Leap 71的合作,是第一次见诸报道国内火箭制造企业借助AI技术开发火箭发动机部件。微光启航表示,这是其开发的“华光一号”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中的关键里程碑,更是将全球前沿“AI+计算工程”技术快速转化为工程实物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此次成功设计的喷注器,是“华光一号”全流量分级燃烧发动机主燃烧室的核心部件。它采用先进的同轴剪切设计,具备推进剂掺混好、燃烧效率高、热载均匀、结构简化、工艺性佳等显著优势。
火箭“心脏”的智能核心——同轴剪切喷注器
高效掺混,极致燃烧:通过径向的富燃燃气与轴向的富氧燃气以极高速度相互剪切,在进入燃烧室前便形成高度湍流的混合流场,从而显著提升燃烧效率,为发动机提供更强悍的动力。
热载均匀,稳定可靠:创新的设计使得燃烧室壁面和喷注面板的热载荷分布更为均匀,极大提升了发动机工作的稳定性与寿命。
结构一体,轻质强健:一体化设计简化了整体结构,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发动机重量,是实现高性能火箭的关键。
3D打印,快人一步:其结构天生与3D打印技术完美契合,优异的工艺性能大幅缩短制造周期,显著降低制造成本,为火箭的快速迭代与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
本次喷注器的成功落地,得益于与Leap71及集栈的深度合作。其革命性的计算工程模型,让微光启航能够在数字世界中通过AI驱动,对海量设计参数进行快速寻优,探索出传统方法难以企及的最优构型,并直接对接先进的3D打印制造。

微光启航表示,这枚喷注器凝聚着企业对技术创新与商业价值的执着追求。它证明了微光启航通过整合全球智慧,有能力将最前沿的科技,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火箭推力。未来,微光启航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让AI为火箭研发按下“加速键”,为全球市场带来更高效、更可靠的太空运输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