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3D打印人形机器人五指灵巧手,问鼎2025德国红点奖
3D打印技术参考注意到,由武汉大学设计的一款面向服务场景的人形机器人五指灵巧手,从全球逾万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2025德国红点奖“创新设计”奖项,该奖项约占全部获奖作品的2%。
根据Red Dot官网介绍,这款轻巧的机械手,采用充满未来感的蓝黑色配色,可无缝集成到机器人系统中。其线缆操控的中空结构TPU手指能够精确安全地抓取各种物体,无论物体是否易碎,还是形状不规则。
设计团队在结构简单化、材料轻量化、组件模块化和载具通用化上下足功夫,大量运用柔性3D打印材料TPU,以及金属3D打印工艺等,保证卓越性能的同时,还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
3D打印技术参考查询到,该灵巧手采用了类似人体肌肉和神经的腱绳结构,通过箭绳的伸缩驱动手指,完成按、握、拧、拉等多种精细动作。这种设计大大减少了电机等元件的使用,让整只手重量只有420克,相当于一罐可乐;模块化的构造还让它能在3分钟内快速拆装。
这款灵巧手的视觉和触觉传感器确保抓取力精度达到2牛顿,定位精度达到1至2毫米。手臂拥有2×6个自由度,手部拥有2×2个自由度,可适配人形机器人及工业机械臂。
武汉大学指出,该成果由该校跨学科团队共同合作完成。以机器人学院李淼教授团队的“腱绳轻量化结构”为技术底座,运用信息管理学院姜婷婷教授团队基于生理测量的用户体验模型,设计端由城市设计学院邓俊副教授团队主导,将“数智设计”理念注入形态、材料、结构与人机交互。
邓俊副教授介绍道,“重点不在于它的握力有多强,比如拾取一个鸡蛋,要保证鸡蛋不破,拾取一张纸,不会因为使劲地捏取而把它折皱。”安全、结构简单、轻量化是这只“手”最大的特点,这也使得它的生产制造、后期的维护成本较低,具备强有力的市场竞争优势。
长江云新闻报道指出,五指灵巧手是湖北启动人形机器人整机研发专项行动后首个获得国际顶级设计大奖的机器人核心部件。目前,这款灵巧手已在医院、超市进行试点应用。
注:本文由3D打印技术参考创作,未经联系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