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升教授团队近年来在“超材料设计与增材制造”方向取得进展
近日,3D打印技术参考注意到仿生制造的最新成果,意大利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机械手,使用SLA 3D打印的仿生肌肉来模仿人类抓取物体,仅重8克的微型执行器举起了8kg的物体,这是其自身重量的1000倍。
在我国,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教授团队近年来在Materials Today, Bioactive Materials、Acta Materialia、Engineering、Applied Materials Today等期刊上发表系列文章,发展了多场耦合的超材料结构设计方法,建立了仿生设计、有限元仿真、结构计算、实验验证与性能预测等模型,突破了多性能耦合设计约束限制,拓展了多性能设计与调控空间,为超材料设计与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超材料分类及典型应用
传统结构设计大多面向力学性能优化,在保证力学性能的同时实现轻量化。随着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构件面临极端服役环境,具有复杂化、整体化和多功能属性。多物理场耦合的多功能超材料设计逐渐发展起来。超材料结构往往极端复杂,具有宏微观跨尺度特点,传统制造技术难以实现,增材制造技术在制造这类复杂结构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团队在材料类期刊Materials Today上系统阐述了力学、声学等各类超材料基本原理和典型应用,介绍了典型超材料设计方法与增材制造工艺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增材制造多场耦合超材料性能、超材料在设计方法方面的局限性、增材制造技术缺点以及超材料的发展趋势(Mater. Today, 2021, 50, 303-328)。
力学超材料
以功能为导向的结构设计,具有成本效益高、省时等优点,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通过为给定单元和给定区域构造边界条件与优化目标,可拓扑设计出新型功能结构。团队提出了通过均匀化应变拓扑设计最大体模量力学微结构方法,并利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成功制备。通过准静态压缩试验,研究了拓扑优化超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能量吸收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晶格微结构单元数的增加,结构破坏机制从逐层断裂转变为45°倾斜断裂。拓扑优化的晶格结构的相对弹性模量为0.037,优于大多数已报道的晶格结构,设计的晶格结构在0.15应变下能量吸收效率达67.9%(J. Manuf. Process., 2020, 56: 1166–1177)。
即便拥有先进的拓扑优化设计技术,当前的力学超材料性能仍远远落后于许多生物结构。受中空结构的强韧性竹子启发,通过SLM成形基于八重桁架力学超材料。在数值模拟的指导下,通过内外直径来实现仿生力学超材料轻量化,在低密度(1.25 g/cm3)下获得高压缩比强度(87.19 kN•m/kg),且不会在八重桁架结构配置中失去各向同性(di =0.59 mm,do=1.10 mm)。研究成果提供了一种仿生设计策略,实现具有各向同性及轻质高强力学的超材料设计与制备(Appl. Mater. Today, 2022, 26, 101268)。
声学超材料
吸声超材料在低频噪声吸收领域有着重要意义,传统吸声材料被制备后,其结构也随之固定,无法根据外界噪声频率变化做出相应吸收能力的调整。团队基于声音频率共振消声原理,通过设计迷宫式结构,采用FDM成形了吸声性能可调的低频吸声超材料,根据外接声波频率变化而动态调整结构,实现不同频率噪声的吸收,吸声频率在298-379 Hz宽频范围内可调(Chin. J. Mech. Eng.: Addit. Manuf. Front., 2022, 100036)。
五模超材料类流体声学性能结果。(A)块体钛合金声场云图;(B)五模超材料声场云图;(C)实验装置示意图;(D)总散射界面,定义为各方向散射功率与平面波入射功率的比值
图4受柚皮图形启发的多面体晶格结构的形态演变:(A)自然界中的柚子;(B)柚皮的形态;(C)受柚皮图形启发的多面体单元;(D)具有各种横截面形状的设计支柱
生物超材料
(A)光学图像显示了海胆脊椎的自然特征;
(B)微观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在水平视图和纵向视图中显示内部分级孔隙度;
(C)SEM图像在(c1-c2)剖面图中显示了精细的内部形态;
(D)植入物内多孔支架位置示意图;
(E)仿生梯度生物五模超材料支架;
(F) 与水平视图中的均匀支柱相比,纵向视图和锥形支柱拓扑中梯度密度的几何特征
利用五模超材料构建骨支架来平衡孔隙率、力学与传质等多项性能。与传统金属生物材料相比,五模超材料生物超材料骨支架具有分级的孔隙分布、合适的强度等特点,显著提高了细胞接种效率、渗透性和耐冲击能力,促进了体内成骨,在细胞增殖和骨再生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Acta Biomater., 2020, 112, 298-315;Bioact. Mater., 2022, in press)。团队提出基于板格结构超材料设计新型骨支架,这类支架具有的平面压力状态不仅提升了力学性能,有效解决了传统桁架结构骨支架中普遍存在的应力集中问题。模拟与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成果提出的板格超材料骨支架具有与人骨相匹配的力学与传质性能,通过各向异性特征对板格超材料骨支架的力学与传质性能的调控范围分别高40%和45%。上述发现为新型骨支架的设计与广泛应用提供重要参考(Acta Biomater., 2022, 148: 374-388)。
仿晶格超材料
受晶体材料中Hall-Petch关系启发,团队构建了具有解耦机械和质量传输特性的晶格超材料,以满足人工骨支架的需要。压缩实验和传质计算结果表明,纵横比为1和至少4个单元的晶格超材料具有最优的综合性能。该仿晶格结构的创新设计方法为开发广泛工程应用的多场耦合超材料提供了无限可能(Acta Mater. 2022, in press)。
仿晶格超材料生物多孔支架设计示意图:
(A)用于修复骨缺损的人工生物医学支架示意图,其中需要同时优化力学和传质性能;
(B)紧密形式排列的金刚石原子架构;SLM制造
(C)Al-Cu-Mg和
(D)Ti/Al-Cu-Mg样品侧面的EBSD(电子背散射衍射)取向图;
(E)受金刚石原子启发,具有几何可设计性的金刚石微晶格;
(F)柱状金刚石微晶格;
(G)等轴金刚石微晶格
团队提出了一种模仿晶体结构各向异性超材料设计策略,通过构建具有不同的晶面(取向:[001]、[110]和[111])和晶向(旋转度:15°/Step)的晶格超材料,实现了弹性响应和质量传输性能的独立调控。结果显示,力学性能和传质性能的耦合关系减弱,对晶格超材料晶面和取向方向具有方向依赖性(Compos. Part B, 2022, 236, 109837)。
END
主编微信:2396747576;硕博千人交流Q群:248112776;网址:www.amreference.com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