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D打印行业,已真正进入爆发时代!
2025年给3D打印技术参考的一个最大感触是,中国3D打印行业呈现出全方位、加速度的发展态势,这个行业已真正进入大爆发的时代。本期内容,笔者将回顾过去十几年的一些细节,并用多个示例证明这一结论。
笔者于2012年开始接触3D打印技术,从事的是激光加工技术(包括3D打印)。当时只会存在于实验室或加工车间的激光内雕机、打标机、切割机,如今已被拓竹、创想三维、xTool等企业,集成进一台可以轻松走进普通家庭的桌面机。这是工业技术向普通消费者转移的最佳例证之一。
十余年间发生的事情并不轻松
如果说中国的3D打印行业是从哪一年开始诞生的,那一定是卢秉恒院士、颜永年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在90年代左右最早开辟出了道路。如果从更广泛的社会角度谈3D打印是从哪一年被知晓的,那应该还要回溯到2012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将3D打印确定为国家重点方向之一说起。从这一年开始,3D打印技术热潮席卷全球。
但如何发展无人可知,欧美当时也仅仅是在技术上领先,但在如何用、用在哪里这些问题上也没有经验,所有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笔者还记得,大概在2015-2018年间,很多很多业内人士过年在看春晚之余,做的最兴奋的一件事情是在3D打印微信群里抢红包,可能家庭群都没有行业群热闹,大家都在畅想这个行业什么时间爆发。在这期间,大量的人涌入,大量的人离开。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曾有人士确实搅动过行业风云,但其又快速抽身而去。十年观察发现,其一直追热点,从3D打印,到低空经济,到机器人,联盟成立了一个又一个。相信同行都有所印象。
那些年谈的很多的有人才问题,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懂技术、懂操作的人。行业整体规模相当小,行业展会几乎是同行之间的聚会,“又见面了”“哎呀,网友见面了”这样的寒暄不绝于耳。
再就是谈3D打印能用在哪里的问题。航空航天、医疗最先显现出应用场景,但绝大多数人能介入的只能是民用市场,像模具、汽车等行业。传统行业觉得我们这个技术太慢了,太贵了。就是普通的消费级3D打印机,那时候找个模型都要花费相当大的功夫,设备也不稳定。
那时候很多人都在想,这个行业到底什么时候能爆发呢。再回头看看当时的技术,与今天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量变引质变
国内3D打印行业确实经历了几年整体性的彷徨,但十余年间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探索从未有一刻停歇。也就是技术的发展,最终催动了改变。
从行业应用深度来说,彼时航空航天领域用一件就是了不得的事情,国家队总要拿出来特别的报道一下;到现在,根本不会提。这说明在国家队眼里,这项技术已经成为了常规制造手段。用3D打印已经不再是什么创新,不用才奇怪。在民营航天那里,几乎每一家民营航天都宣称自己在使用3D打印。
从应用的广度来说,有大量的传统制造企业已经纷纷在使用3D打印技术,笔者每周一期更新的传统行业企业使用3D打印技术的案例,说明了这一情况。此外,更多的行业也开始大规模的使用这项技术,比如近两年逐渐摸索出如何使用金属3D打印的电子3C行业,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
这一方面得益于设备成本和材料成本的极大降低。曾经市场有限,几家大厂的机会更多;而现在,无论金属还是非金属,有大量的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厂商已经发展出一定规模。曾经动辄数百万的设备,谁也不会想到如今已是白菜价。再就是设备在易用性、稳定性方面也得以提升,企业经验积累也达到了一定阶段,用户从完全不知如何用,逐渐知道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拓性的用。
在人才方面,多个高校建立了3D打印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如今,企业之间争夺的,已经从普通操作者跃升为最顶尖的那一部分人。
行业进入爆发时代
国内3D打印行业是不是真的进入了爆发时代,还要有几个例证,这便是建设项目的大爆发、巨头的入局以及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一. 2025年3D打印建设项目大爆发
2025年,从年初至今,动辄数亿的3D打印建设项目层出不穷,如果一个月中没有那么几次消息,笔者甚至觉得有些平淡。经查询,11月建设项目6起;10月8起;9月3起;7月3起;6月1起;1-4月各1起。
截至到11月底,2025年发起的投资建设项目至少24起,根据明确了具体投资数额的项目计算,涉及金额高达142亿,且有多起明显超亿元的项目并未公布数额,因此实际数额或可能达到150亿元。而这些所指的均是建设项目,如泸州的“增材制造关键零部件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超高速3D打印智能云工厂项目”“3D打印墨水+人工皮肤生产项目”等等。
如此“巨量”的3D打印项目投资建设在一年内集中宣布开工,这不就是数年前行业人士心心念念的爆发吗?
二. 大疆、美团、腾讯等巨头的进入
2025年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投融资案例的激增。根据3D打印技术参考的统计,截至目前,本年度行业相关的投融资次数至少已达63起。有同行估计,具体金额或超过50亿。
一系列融资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无疑于大疆、美团、腾讯的入局。需要指出的是,巨头们通常不会在一个行业的发展早期亲自布局,而是在趋势已非常明确、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抢占制高点。它们会用巨量资本为“确定性”下注。
在3D打印行业,2024-2025年,或者2025-2026年,正是这样一个所有信号都由黄转绿的临界点。技术痛点被解决、市场数据开始飙升、商业生态初步成型。现在,正是3D打印行业“爆发的前夜”。不,这对于3D打印行业来说,已经是爆发。
三. 消费格局的转变
如果过去5年是墙内开花墙外红(供应链与技术扎根于国内,消费市场却主要由海外驱动),那么接下来5-10年,势必将是“墙内墙外两头红”的新格局。
这一巨大转变仍然要归功于上述提到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几乎过去所有限制普通用户使用的因素,均已被克服。国内普通消费市场已被悄然打开,而且这个市场的增长速度将会十分惊人。
首先是设备价格,1000元左右就可以获得一台非常稳定的设备,还可享受国补;其次是体验感拉升迅速,开箱即可打印,模型轻松获取,还可借助AI生成自己独一无二的模型;第三是技术迭代迅速,可选择的更快速、更节省材料的多色打印设备已真正处于爆发前夜。同样的预算,你可以选择一台华为mate80,也可以选择一台Snapmaker U1。
国家从政策上也在推动。11月25日,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部署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推动3D打印设备进课堂,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
在上述这些因素的推动下,国内对普通3D打印机的需求正在急速提升。京东双十一战报显示,2024年3D打印成交额同比增长130%;2025年成交量同比增长110%,有设备上线四小时就卖出了1万台。这些数据证明了国内消费市场的旺盛,但笔者居住的小区,有3D打印机的家庭则屈指可数,但几乎每家都有孩子!市场是否巨大,可想而知。
END
十余年走来,3D打印技术在国内的应用与发展,应该说是全世界做的最好的。坚持至今的人,真正见证了那些至暗时刻,经历了黎明,终于迎来正午阳光。
所以,笔者深切认为,国内3D打印行业真正迎来了爆发时刻。它是由技术成熟、资本与市场觉醒共同推动的结果。3D打印已彻底摆脱“补充工艺”的定位,成长为推动制造业深刻变革的基础性力量。#增材制造 #3D打印
注:本文由3D打印技术参考创作,未经联系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