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丰智能金属3D打印难熔合金粉末研发重大突破!
难熔金属如钨、铌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医疗等高端制造领域。然而,传统的制备工艺难以满足3D打印对粉末材料高球形度、高流动性、低氧含量等严苛要求,长期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3D打印技术参考注意到,倍丰智能近日在金属3D打印难熔合金研发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依托自主技术,成功开发出钨合金粉和铌合金粉。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高端金属增材制造材料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两款粉末近日在德国formnext展会现场亮相,引起了广泛关注。

突破钨粉制备难题

倍丰智能依托自主研发的Gas Heat Atomization(下简称GHA)设备,通过创新性的雾化工艺在高纯制备环境下,有效降低杂质含量,钨粉纯度高,杂质如氧、碳、氮及其他杂质较少,保证了产品的性能稳定。且瞬时高温制备使其几乎无空心粉、卫星粉,粉末具有较高的松装密度、振实密度及堆积密度,在打印成型过程更有利于产品的致密度,提升制件综合性能。

倍丰GHA工艺与其他工艺的对比
性能参数
当前主流的射频等离子球化与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PREP)技术,虽能制备高球形度钨粉,却分别面临产能低、成本高昂、细粉收得率不足等技术瓶颈。
倍丰通过自研GHA工艺将钨粉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较传统工艺提升近一倍;其次,GHA工艺通过优化雾化流场设计与气体循环系统,显著降低氩气消耗量,从根本上削减了耗材支出。并且GHA工艺摒弃了分选和再球化的工艺流程,大幅降低生产周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增材制造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扫清了原材料成本障碍。0:14
性能参数

粉末形貌

铌金属粉末实现自主突破
在航空航天发动机燃烧室、核聚变反应堆内衬等极端环境部件的制造中,铌合金正成为增材制造领域的关键材料。
然而,高品质铌金属球形粉末的制备长期被国外垄断——其难度堪称粉末制备领域的“珠峰”:铌在千度以上高温熔融时化学活性极强,微量氧含量便会引发脆化,导致部件失效;2468℃的高熔点让常规雾化技术热源不足,传统氢化-脱氢法只能产出多棱角颗粒,无法满足3D打印对流动性的严苛要求;而机械球磨易引入杂质,等离子球化成本高昂且损耗大,这“氧控、球化、纯度”三重矛盾,构成了难以跨越的技术壁垒。
为满足航空航天超高温严苛服役条件及医疗、工业生产需求,倍丰智能采用自研Gas Heat Atomization(下简称GHA)技术制备高纯球形铌粉末,满足增材制造用粉需求。
技术特点
➡️ 材料纯度高,无金属及非金属杂质污染;
➡️ 粉末球形度≥95%;
➡️ 几乎无空心粉、卫星粉;
➡️ 抗腐蚀性能好,超高温服役环境亦可保证较好的机械性能稳定性。
性能参数

粉末形貌

这两项成果将推动我国金属3D打印技术在极端环境下的应用拓展,如航天发动机部件、核工业构件、高温模具等,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增材制造领域的竞争力。#增材制造 #3D打印